來源:每日汽車
伴隨補貼逐漸“退坡”,反映出的是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極不成熟。
眾所周知,伴隨全球“電動化”的加速,身處中國市場的國產品牌與合資品牌都在抓緊轉型。依托于一系列政府補貼政策扶持,中國新能源市場已經位居世界新能源車產銷第一之位。但是進入2019年,該細分市場正式進入“后補貼”時代,伴隨政府扶持的逐漸退坡,銷量動蕩逐漸顯現出來。
據乘聯會公布數據顯示,自7月以來,中國新能源銷量已經出現連續4月的大幅同比下滑,預計這樣的狀況依然會持續下去。市場出現負增長也從側面反映出整個新能源市場的極不成熟,因補貼從而選擇新能源車成為多數消費者的普遍現象。
同樣,近日財政部提前下達《2020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預算對地方分配結果》。據結果顯示,其中2017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總計約160億元,2018年度節能與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貼資金總計約153億元,兩年共計約313.68億元。
據了解,本次新能源補助分配主要涵蓋中國主要的37個地區,在這其中,河南省由于宇通汽車在當地占據較大市場份額,所以獲得補貼數額最高,達到54.6億元。除此之外,位居第二位的湖南省累計獲得補貼29億元,第三位的山東省獲得28億元。
不可否認,高額的補貼協助了整個新能源行業體量的快速擴大,但是過大的政府紅利,滋生了部分以“騙補”作為目的的投機者入行造車行業。國家針對這種情況,為了防止“騙補”發生,針對運營車輛增加運營里程考核標準,要求非個人用戶所購買新能源汽車累計續航里程必須達到2萬公里才可獲得相應補貼。但是鋌而走險者依舊存在,整個行業之中不乏騙補行為,不久之前宣告破產的杭州青年汽車或許就是個例。
進入2020年之后,國家對于新能源車型的補貼政策或許就將完全取消,轉而是向行業基礎設施、充電服務方面的補貼。整車補貼取消后,“雙積分”政策或將成為眾多車企繼續大力發展新能源車的動力,廣州車展上奧迪、雷克薩斯、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分別推出Q2L e-tron、雷克薩斯UX 300e、C-HR電動版、奕澤電動版,均可視為雙積分政策影響下做出的妥協與努力。
其實,補貼取消是新能源市場必須經歷的挑戰,整個行業不能一直依靠“補貼”賣車,只是如此“挑戰”相比預計時間提前到來。陣痛過后,換來的是一個更加健康、良性的市場結構,產品力與服務將成為未來新能源車型實現差異化的最大考量標準。如果新能源汽車能在這兩個層面做到極致,其市場表現以及市場銷量均可不必過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