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汽創新創業中心
本文按2016年度銷售額對全球零部件配套廠進行了排名(各配套廠的汽車業務銷售額換算成美元來進行比較,含部分推算數據)。前5強是博世、電裝、麥格納、采埃孚、現代摩比斯,收購了天合的采埃孚從上年度的第6名上升至第4名。
目前,整個汽車行業以及主要的汽車市場都在推進ADAS/自動駕駛和電動化的發展,大型配套廠為了適應業務環境的變化,計劃修改經營戰略,擴大投資,開發新產品和服務。多數配套廠都將改變依賴于汽車零部件業務的經營體系,致力于事業的多樣化發展。
2016年度配套廠汽車業務銷售額前5強
2016年度配套廠汽車業務銷售額前5強
2016年度配套廠汽車業務銷售額排行
2016年度配套廠汽車業務(注1)前30強名單與上年度基本相同。前5強是博世、電裝、麥格納、采埃孚、現代摩比斯,2015年5月收購天合的采埃孚(注2)從上年度的第6名上升至第4名。2016年10月拆分的江森自控與安道拓(Adient)分別位列第8名與第12名。
(注1)各配套廠的汽車業務銷售額換算成美元進行比較。含部分推算數據。
(注2)2015年度收購天合后,其銷售額從5月15日起納入合并報表范圍。2016年度起納入全年報表范圍。
匯率
博世、電裝、采埃孚的自動駕駛、電動化領域近期動向
目前,整個汽車行業以及主要的汽車市場都在推進ADAS/自動駕駛和電動化的發展,整車廠和零部件配套廠增加了與電機、電子廠商的合作、以及與移動出行、軟件相關企業的合作,半導體、化學等不同行業也在擴大對汽車行業的參與。大型配套廠為應對業務環境的變化,計劃修改經營戰略,擴大投資,開發新產品和服務。"
以2017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展為首,近期舉行的展會上都可以看到物聯網(IoT)、網聯汽車、移動出行等領域的產品、服務和技術開發都在快速推進。博世和電裝等大型配套廠展示了集團與合作方的零部件與軟件整合后形成的自動駕駛系統、電動化系統等產品。在功率半導體、高清攝像頭、地圖信息、無線(OTA)升級等新技術領域方面,近日來常有報道稱,這些大型配套廠與專業機構、企業合作,形成能快速適應新趨勢的能力。另一方面,還將改變依賴于汽車零部件業務的經營體系,致力于事業的多樣化發展。
博世的業務動向
博世計劃到2020年為止,成為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IoT企業,在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方面(汽車相關),提出成為全球電動化、自動駕駛、車聯網領域領先供應商的目標。另一方面,通過收購BSHHausgerte公司,計劃擴大耗材部門的銷售額等,并改善汽車解決方案業務(銷售額比重60%)與其他業務的平衡。
博世在自動駕駛、電動化領域的近期動向
2017年6月為了應對物聯網(IoT)及移動應用程序不斷增長的需求,在德國德累斯頓建設半導體前工序工廠。
2017年6月獲得來自日系整車廠的48V輕度混合動力系統以及實現固件無線升級(FOTA)的系統訂單,2019年起供貨。2017年初在日本國內成立了燃料電池車(FCV)開發團隊。
2017年6月計劃收購意大利的鋁鑄造廠商AlbertiniCesare的全部股份。該公司生產電動助力轉向(EPS)系統殼體等產品,將整合至博世的轉向器業務部。
2017年5月與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SonySemiconductorSolutions)開展自動駕駛車攝像頭方面的技術合作。
2017年4月與百度、高德(AutoNavi)以及四維圖新(NavInfo)開展合作。博世的車載雷達及視頻傳感器收集的信息與這3家公司的地圖信息具有互換性。
2017年4月新建于常州市武進經濟開發區的武進工廠投產。將向中國市場提供自動駕駛、網聯汽車相關的電子件與服務。
2017年4月加強與阿姆斯特丹大學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合作關系“DeltaLab(DeepLearningTechnologiesAmsterdam)”。
2017年4月與戴姆勒關于完全自動駕駛(SAELevel4)以及無人駕駛(SAELevel5)車輛的開發開展合作。計劃到2020年代初實現市區行駛。
2017年3月與英偉達(NVIDIA)共同開發自動駕駛車用AI平臺。將為博世的自動駕駛系統搭載英偉達的“DRIVEPX”平臺。英偉達到2017年底將提供Level3、到2018年底將提供Level4的自動駕駛技術。
2017年3月開始供應面向移動服務的新平臺“AutomotiveCloudSuite”。是網聯汽車實現所有服務的技術基礎。標準服務有5項,分別是逆向行駛警示、預測診斷、社區停車、個性化輔助及無線通信軟件更新。
2017年2月與IBM在使用IBMBluemix以及WatsonIoTPlatform的BoschIoTSuite服務方面展開新的合作。
2017年2月RobertBoschVentureCapital(RBVC)完成對TetraVue的投資。TetraVue是高級3D激光雷達系統的大型供應商。
2017年2月新設專門的eMobility部門。eMobility部門隸屬于現有的汽油系統業務部和柴油系統業務部整合后新成立的動力總成解決方案業務部,將于2018年初開始運營。
2017年1月在德國、印度、美國的3個基地設置AI研究中心。到2021年投資約3億歐元,包括汽車在內的所有部門的系統和產品都將充分利用AI技術。
2017年1月2017年下半年~2018年,可無線升級車載軟件的“ConnectedGateway”將實現實際應用。
2016年10月與德國模型庫系統和軟件的開發公司ITKEngineering就收購達成一致。將納入專門開發定制系統和軟件的全資子公司BoschEngineering旗下。
2016年9月擴建賓夕法尼亞州Pittsburgh工廠,并新成立技術中心。將致力于IoT網絡以及安全技術的開發。除了進行基礎研究,開發、銷售MEMS(微機電系統)麥克風的博世子公司Akustica也入駐該中心。
2016年8月美國密歇根州PlymouthTownship的技術中心完成擴建。將加快汽車電子、電力驅動裝置、自動駕駛用安全駕駛輔助系統等各種主要技術的開發。
2016年7月汽車多媒體項目在蕪湖鳩江經濟開發區動工。主要致力于汽車儀表、導航系統及連接控制單元的研制、生產、銷售,并提供相關技術服務。
2016年6月在以色列TelAviv開設了研究和技術辦公室。新基地和科學學術機關以及大學緊密合作,希望盡早發現機械學習(深度學習)、機器人技術、網絡安全、車聯網、IoT等領域的新企業。
2016年6月發布自動泊車系統“Homezoneparkassist”。計劃到2019年投放北美市場。
(注)日期是發布日期。根據各公司公告及報道編輯而成。
電裝業務動向
電裝在2016年1月成立“ADAS推進部”、在2017年1月成立應對汽車電動化發展的“電動化系統業務集團”,提出到2020年將信息安全領域的銷售額提高至1兆日元的目標。另一方面,電裝還在2016年9月宣布,目前正進行經營體系的重整,為了實現不受新車銷量影響的業務結構,將打造安全、信息解決方案、生物等8個新業務領域。
電裝在自動駕駛、電動化領域的近期動向
2017年6月由電裝、日立造船、日本政策投資銀行、日本無線、日立汽車系統這5家公司共同出資,成立新公司“全球測位服務”,將開展精密衛星定位服務。
2017年5月與RicohIndustrialSolutions共同開發用于ADAS的全球最小立體攝像頭。
2017年5月與東芝在FactoryIoT、ADAS、自動駕駛等領域加強合作。
2017年4月電裝、軟銀、住友商事等公司向風險企業GlobalMobilityService(GMS)出資。GMS在日本和東盟提供采用其遠程起動控制車輛的IoT技術的平臺服務。
2017年4月鈴木、東芝、電裝關于在印度共同成立汽車鋰離子電池包的新公司達成一致。
2016年12月開發出全球最小的立體影像傳感器車載產品。為大發“Tanto”的預防碰撞輔助系統“SmartAssist3”配套。
2016年12月2017年1月1日,成立負責EV等電動化產品開發和業務的新部門“電動化系統業務集團”。
2016年12月與NEC開始在ADAS、自動駕駛以及生產領域開展合作。將結合電裝的先進安全相關技術以及NEC開發的預測危險的人工智能(AI),共同開發產品。
2016年11月開始與英國ImaginationTechnologies公司共同研究能夠在處理器(CPU)內同時進行多項處理的“硬件多線程(HardwareMulti-thread)功能”。
2016年10月通過在車載用圖像傳感器上搭載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SonySemiconductorSolutions)的圖像傳感器,實現了夜間行人的識別。
2016年10月與東芝達成基本一致,將共同開發車載圖像識別系統用AI技術。
2016年10月投資美國新興企業THINCI。THINCI開發汽車可進行深度學習和視覺處理的機械學習技術。
2016年9月電裝、豐田、富士通變更了車載導航儀供應商富士通天的資本結構,目前三方一達成一致,未來電裝將出資51%,成為最大股東。將加快ADAS/自動駕駛的關鍵零部件—人機界面(HMI)的開發。
2016年8月和卡內基梅隆大學huiteke惠特克學院教授金出武雄簽訂了技術顧問合同。將加速在汽車方面的圖像識別、機械學習領域的技術開發。
2016年7月向開發車載平臺軟件的NTTDataMSE出資。
2016年4月在德國成立開發圖像識別技術的新公司“DENSOADASEngineeringService”公司。
(注)日期是發布日期。根據各公司公告及報道編輯而成。
采埃孚的業務動向
采埃孚于2015年5月完成對天合的收購,計劃結合采埃孚的底盤、變速器技術以及天合的攝像頭、雷達、控制器等電子控制技術,成為ADAS/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供應商。采埃孚2016年度投入的研發費占銷售額的比重擴大至5.5%(截至2015年度不到5%),主要投向致力于ADAS/自動駕駛技術的Active&PassiveSafetyTechnology部門以及推進電動化技術的E-Mobility部門。
采埃孚在自動駕駛、電動化領域的近期動向
2017年6月與海拉在傳感器技術領域開展合作。結合了海拉的360度環景影像雷達系統與采埃孚的中遠程雷達系統的攝像頭技術計劃在2020年投放市場。
2017年6月發布概念車“VisionZeroVehicle”。采用后車橋系統“mSTARS(modularSemi-TrailingArmRearSuspension)”,簡化量產平臺的電動化。
2017年5月與佛吉亞簽署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合作開發自動駕駛車配套的綜合安全系統、用于未來駕駛艙的先進安全技術等。
2017年4月在印度海德拉巴開設印度技術中心(ITC)。將針對電子件、嵌入式軟件、機械工程學,致力開發電動化、自動駕駛、車聯網技術等尖端技術。
2017年3月取得德國AstyxCommunication&Sensors的約45%股份。Astyx是一家從事超高頻率雷達傳感器等的開發、生產的公司。采埃孚和Astyx今后將共同推進下一代短程、遠程雷達傳感器的開發。
2017年2月與美國硅谷的PlugandPlay簽署戰略合作關系。該企業擅長與初創企業合作,采埃孚計劃加強與2016年10月成立的風投公司“ZukunftVenturesGmbH”的合作關系。
2017年1月底特律車展上發布“IRC(IntelligentRollingChassis)”。配備車軸一體化的電動助力系統以及使底盤功能聯動的電子控制單元。
2017年1月和UBS以及innogyInnovationHub開發“CareWallet”。CareWallet是采用能保障安全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的支付系統。
2017年1月與英偉達(NVIDIA)合作開發人工智能(AI)系統。使用英偉達的“DRIVEPX2”平臺開發出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系統“ZFProAI”,計劃2018年或之后量產。
2016年11月采埃孚旗下的售后車聯網產品專業供應商Openmatics發布了面向汽車租賃、汽車共享服務公司等車隊經營者的APP“Dashboard”。“Dashboard”能夠在數字地圖上實時顯示車隊車輛并進行分析,還將提供車輛使用情況、服務需求預測、車輛位置等各種評價指標(KPI)。
2016年11月發布基于云平臺的X2Safe智能算法。該算法將作為車輛間通信和車路間通信系統的基礎進行利用,通過與車輛、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的通信,建立汽車與道路利用者之間的云網絡。
2016年10月在轉移至美國密歇根州FarmingtonHills的技術中心周邊進行了自動駕駛系統的行駛試驗。進行自適應巡航控制、車道維持輔助、緊急制動等系統用攝像頭、傳感器、雷達、軟件的開發。采埃孚天合的目標是2018年在美國實現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系統的實用化。
2016年9月取得德國軟件公司doubleSlashNet-Business40%的股份。將加強車載網絡領域。
2016年7月向法國布雷斯特的雷達工廠投資約2.9百萬歐元。在該基地實施了高速公路行駛輔助功能“HighwayDrivingAssistMulti-Lane”的試運行。演示車輛配置采埃孚天合的“AC1000”雷達、下一代攝像頭系統、皮帶傳動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等。
(注)日期是發布日期。根據各公司公告及報道編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