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報告網
一、國際汽車零部件行業概況
1、專業化分工導致零部件制造從整車制造中分離
汽車零部件行業為汽車行業發展的基礎。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市場一體化的發展,汽車生產過程中投資、生產、采購、銷售及售后服務、研發等主要環節呈現出全球性配置的趨勢。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世界各大整車制造商紛紛改革供應體制,實行全球生產和采購策略,并終導致汽車零部件制造從整車制造中剝離出來、獨立面對市場的形勢。整車制造商與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剝離提高了彼此的專業化分工程度,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整車開發和生產過程中的介入程度亦越來越深。
2、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呈金字塔型分布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按其供應商地位可分為三個級別:
I、一級供應商直接向整車制造商供貨,雙方形成直接的合作關系。一級供
應商不僅直接向整車制造商供應總成及模塊,還與整車制造商相互參與對方的研發和設計,屬于整車制造過程中參與度高的供應商。
II、二級供應商主要向一級供應商提供配套,二級供應商大都生產專業性較強的總成系統及模塊拆分零部件,該層次龍頭企業部分產品已達國際先進水平,處于高速發展階段。
III、三級供應商處于汽車零部件供應體系的底層,研發能力較弱、規模較小,產品較為低端、缺乏核心競爭力。
隨著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市場集中度的提高,一級供應商的數量不斷減少,正在導致金字塔結構中整車制造商與一級供應商的結構先行發生變化。隨著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集團化的不斷深化,少數企業壟斷某領域零部件的生產,從而向多家整車制造商供貨。
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呈金字塔型分布
3、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各自專業領域形成壟斷地位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并非整車制造商的附屬單位。在汽車產業鏈中,雖然整車制造商掌握著品牌影響力、銷售渠道等優勢,但整車的關鍵生產技術和工藝卻往往掌握在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手中。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達到整車制造商技術要求的基礎上,其自身的技術進步又反向引領整車制造商的發展。汽車零部件行業對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在國際汽車零部件市場上,跨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如愛信精機、德國采埃孚(ZF)集團、JATCO(加特可)株式會社在變速器領域,本特勒在汽車底盤領域,博世、大陸汽車在車身穩定系統和制動系統領域,江森自控、美國李爾集團、佛吉亞在汽車座椅領域,已各自形成一定的壟斷地位,并控制著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核心技術。
圖:2015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前十大企業排名
二、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概況
隨著我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車零部件出口市場的擴大,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增長速度整體高于我國整車行業。
2001-2015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銷售收入復合增長率為25.67%,高于同期汽車工業銷售收入18.28%的復合增長率。
1、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規模
在整車行業高速發展的帶動下,近年來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增速明顯加快。伴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不斷上升,汽車售后市場對于汽車零部件的需求日益增大。在汽車生產過程中生產、采購、銷售及售后服務等環節全球性配置的趨勢影響下,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出口市場也呈逐年遞增趨勢。截至2015年末,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銷售收入已突破31,000億元。
參考中國報告網發布《2018-2023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發展動向調查與投資價值前景評估報告》
圖:2001-2015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銷售收入規模及增長情況
2、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格局
1)我國關鍵汽車零部件領域以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為主導
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起步較晚,在關鍵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難以達到國內合資整車制造商的直接配套標準。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則憑借其擁有的先進零部件設計和研發技術、與整車制造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或其本身便是源自外資整車品牌等先行優勢,在我國關鍵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起到主導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通往關鍵零部件設計和制造的途徑往往需從尋求與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合作開始,通過不斷的技術積累,縮小與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關鍵零部件制造領域的差距進而實現整車關鍵零部件自主配套的目標。
2)我國汽車非關鍵零部件領域市場集中度極低
在我國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零部件供應商。我國擁有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供應商1萬余家,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數量保守估計在10萬家以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零部件部主任陳元智)。我國自主零部件供應商中雖已出現一批專業性較強的企業如萬向錢潮、延鋒汽車內飾系統、福耀玻璃等,但更多的自主零部件供應商集中在低附加值零部件領域,且分散重復。